新闻资讯

英国高中留学跟你想的不一样,打破那些谣言

发布时间:2019-10-27

  你打算去英国读高中吗?你了解英国高中吗?

  近几年留学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出国读高中已经不再少见。在英国,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不少学生打算申请英国的G5名校的本科。但是在确定出国留学之前,要考察的因素还有很多。中英教育体制和理念有很多不同,这让很多家长和学生犹豫,去英国上高中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笔者在国内读的是重点高中,后又在英国本土学校读了2年高中(学A-level)。来到英国后,笔者最大的感受是:出国前看到的很多介绍中英教育差异的文章有有严重夸大的嫌疑,有时候实际情况其实和他们文章中描述的甚至完全相反。作为一个刚刚从英国高中毕业,即将入读帝国理工的中国留学生,笔者特别想从自己和朋友的亲身经历出发,给大家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英国高中。

  1、关于英国选课的谣言

  一说起英国的教育,往往离不开“自由发展”这四个字。那么在英国,高高中习真的很“自由”吗?笔者的答案是:也是,也不是。

  笔者在国内的高中,对于学生的“非学术能力”发展比较支持,这在普遍以成绩为尊的重高里算是个异类。但毕竟“非学术能力”最终在高考上加分并不是很多,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全身心准备高考的。在高考改革之前,高中生可选的科目更是仅限于文科和理科。初中就更加不用说,所有的科目都是必修,没有任何选择余地。

  而英国的高中生在选课上就比较“自由”,GCSE学生(相当于国内初中)可以从几十门课程当中选择6-12门课进行学校,通常大家会选择9-10门。这其中也有必修科目,但各个学校会有细微差异,一般是英语文学、数学、自然科学这三门必修,其他科目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学习的方向来选择。

  而到了高中学A-level的时候,学生只需要从70多门课程当中选择3门来学习即可(如果想报考G5大学的同学一般会选择4门课)。不同于国内高中只开设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和通用技术十门课,英国A-level的课程选择范围要广的多,除了笔者们熟知的这几门,还有经济、心理学、信息技术、英语文学、宗教学、艺术(其中又分美术、纺织、摄影等等),甚至连古典外语、现代外语都有十几种,不可谓不丰富。而且不会有人因为你的选课而对你产生任何偏见,因为在英国人眼里,能把任何一门学科学好都是非常厉害的。

  2、英国高考没有国内高考难?

  国内的高考经常被诟病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然后很多文章就以此发挥,以“轻松学习”和A-level能多次考试作为英国高中教育的卖点。作为一个体验过中英两种高中生活的人,笔者表示这都是误导!笔者有必要作为一个亲历者来打破偏见!

  首先,在国外留学其实不比国内轻松,如果要想考G5甚至牛剑的更是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A-level的课程虽然难度不如国内大题,但是知识的广度是远超国内的,比如数学就涵盖了不少国内大学矩阵微积分的内容,更不用说牛剑的面试题了。笔者住在学校宿舍,sixth form(英国的12和13年级)没有熄灯时间,平时学到十二点一点多大家也都习以为常。别看有些地方说的,什么英国老师不管你做没做作业,都是假的假的!

  然后,你以为做完学校作业就够了吗?不,你还有竞赛的题目要做。你以为你不参加竞赛就没事了吗?不,你还有面试的题目要准备。(当然,如果打算申请牛剑的话没点竞赛能力基本想都别想,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可选项。)其实笔者觉得,不管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教育体系,如果想要达到目标都需要付出相对应的努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英国的高中生如果想要在学术方面有所成绩,同样需要准备各种数理化竞赛或是做课题写论文;如果想进入艺术领域,同样需要去博物馆美术馆做portfolio准备个人作品;如果想要学医,像笔者的同学除了第一个学期的特殊培训每周都需要去医院实习(干杂活)。所以,不要把出国的生活想的太轻松——除非你出国就只是为了镀一层可以糊弄大众但会被明白人一眼就看穿的“金”。

  第二,英国A-level改革之后很多学校都不考AS了,且不说A-level一年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就算像CIE一年能考三次,可是很多大学表示不接受重考,考三次只不过是分散了部分考试压力,结果同样还是“一考定终身”,到不了大学给的conditional offer照样进不了。

  而A-level的考试题型相对固定,所以很多老师都会安排在考前几个月开始刷past paper做旧题,一直刷到考试为止,差不多刷到后面不夸张的说,每天写到手抽筋,和国内高三高考前没什么分别;特别是数学,做的卷子多了都能大概预测哪道题会考什么。对于像经济、历史、政治这些考试要写论述文章的科目,刷题就是指看书背知识点然后应用举例写作文。

  3、英国高中生的数学很差?

  有很多人认为英国人理科不好,尤其是数学,虽然这对于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确实没错,但那些能力顶尖的英国学生,水平不见得比中国学生差,甚至可以说,在发展潜力上英国学生会更好。

  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这门学科完全是出于兴趣而不是大学招生需要,所以他们愿意在课余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和了解这个学科的知识。这种兴趣的驱动力是非常强大并且持久的,也是笔者觉得一个优秀的教育应该鼓励和引导的。当然,笔者不是说国内学竞赛的就不是出于热爱,而是这一比例相对而言可能没有那么高。但笔者觉得不可否认的是,在数学方面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比英国的效果要好。

  不过在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中国教育倒是逊色不少。在英国,除了像数学这样有明确答案的学科,其他学科,如经济这种需要个人思考的文科学习中,不仅仅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就连考试的考题一般都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反观国内,连主观论述题都不能和标准答案有差别。

  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在英国,老师和学生在学术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大胆提出和老师观点不同的想法,甚至质疑老师,并且这种做法是受到鼓励的——这在国内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考试中也是一样,大部分的论述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会给出一个参考答案,评分也都因文而异,即使你写的和参考答案大相径庭甚至观点相对,只要扣题并且有理有据,照样可以拿高分。

  4、在英国高中体验“走班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走班制,据笔者所知在国内的部分省市也已经开始试点实行“走班制”了。在英国没有固定的班级,上不同的科目就会碰到不同的同学,而且一般每门课都有至少两个老师。一般高中每个班的规模都很小,笔者上课的班级基本都是六七个人,据说公立学校会多一些,但是也只有十几二十个人。所以当笔者跟笔者的经济老师描述笔者在国内的高中时,她无比惊讶,表示难以想象四五十人的大班是什么样的情况,还问笔者老师怎么能照顾到那么多学生。这里确实是中英教育非常不同的一点。

  在国内,老师上课基本按照自己的节奏,偶尔会回答学生的提问或者重复一遍重要知识点,但是总体不会影响当堂课的进度;没听懂的或者没跟上的同学一遍只能在课后自己钻研或者问其他人。而在英国这一点就非常不同。因为是小班化教学,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而且在英国有问题大家都习惯了直接提出来,然后马上解决。

  但是这样也有一定弊端。比如当一个班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时候,如果老师照顾了水平好的同学,那么势必有人跟不上节奏;如果老师照顾了放慢了讲课速度,那么可能有些同学就会觉得无聊。笔者觉得笔者有一位数学老师在这方面协调的非常好。她会先把课程内容按正常速度过一遍,然后给听懂的布置几道提高题,给还有点懵的仔细分析一遍,这样就很好的照顾到了所有人。

  再回到走班制本身,其实笔者个人感觉因为同学只有在课上才能见到,如果平时没有其他交集,很难像国内一样产生深厚的情谊。而且如果不参加什么课外活动,能够认识的同学非常少,基本可能只局限于上课的十几个人当中,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同学交际圈会相对较窄。在出国之后,笔者和身边的几个朋友其实都更加怀念国内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

  5、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抵学分”?

  以笔者个人的经验,国内有些文章中写的什么“英国高中参加课外活动社团能抵学分”都是不存在的,因为英国高中根本不存在学分这一说法,不过课余多参加点活动还是很有好处的。

  国内以分数为尊,数理老师经常强占体育美术音乐等相对“非考试不重要”的学科,英国高中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强制性每周保证必须有体育课(去年开始又强制加长了体育活动时间),而本地学生在这之外基本都会参加至少一两项体育活动或者学一两种乐器。而且有很多项目是在国内很少能接触到的,比如马术、射箭、壁球甚至烘焙等等。既然有这个机会和条件,笔者还是鼓励大家抛弃功利思想,走出舒适圈,积极的去尝试这些新事物。

  结语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去英国上高中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情况,没有正确与否,只有是否适合自己。有一段话这样说道:“对于未知的世界,大多数人只期待并着迷于神秘和优美,而对晦涩和混沌避之不及,可后者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在决定之前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不要沉迷在选择前的焦虑和选择后的怅然里,坚定心中的方向,然后不畏前路砥砺前行。

电脑端访问
分享

相关推荐

英国BBC记录:读一所好的英国大学到底有多重要!

  • 2018-02-24

2024英国留学申请受关注的十个院校专业

  • 2023-12-12

想要上牛津剑桥,你需要先定个小目标

  • 2018-02-24
更多内容

顾问团队

更多内容

申请时间紧迫,你需要一份完美留学计划
———— 赶快报名吧 ————

免费领取全部福利

已有315人领取
我们承诺,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

电脑版

copyright ©1998-2019 鑫泉教育

辽ICP备11018432号